这是小舟说百家姓系列第五期,请您批评指正:
孙姓在百家姓中位列第三,其姓氏渊源复杂。有以祖宗的字为姓的,有以君主赐姓改姓的,有避讳皇帝名字而改姓的,也有少数民族取汉姓而改姓的,更有避难、避祸而改姓或者冒姓的。
一、祖宗的字为姓
孙氏以祖宗的字为姓,主要分为两脉。
第一脉:周文王姬昌(姬姓)的第八个儿子姬叔,先被封于康地,后被移封卫地,史书称之为卫康叔。卫康叔的八世孙是卫武公,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做惠孙。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惠孙,便以惠孙的字为姓,这是姬姓孙氏的起源。惠孙,由此成为卫国孙姓的得姓始祖。

周文王雕像
第二脉:楚厉王蚡冒(芈姓)的后世子孙:叔敖,名敖,字孙叔,史书称之为孙叔敖,曾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由于孙叔敖清廉正直,并没有多少家业产业。当他积劳成疾、病逝以后,他的儿子就过上穷困潦倒的日子。后来他的儿子向优孟求助,优孟就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去觐见楚庄王。楚庄王这才想起孙叔敖的功劳,于是就把寝丘的四百户封给他的儿子。他的儿子为了纪念孙叔敖,就以叔敖的字为姓,这就是芈姓孙氏的起源。孙叔敖,由此成为楚国孙姓的得姓始祖。

孙叔敖治水有功
二、君主赐姓改姓
孙氏被君主赐姓而改姓,有一脉一处。
一脉:陈厉公(妫姓)的后世子孙田无宇流落齐国为臣,他的儿子田书在征伐莒国的战争中立功,齐景公就给田书赐姓为孙,改名为孙书,食邑乐安,这就是妫姓孙氏的起源。孙书,由此成为这脉孙姓的得姓始祖。(兵圣孙武就是孙书的孙子)

孙武雕像
一处:三国时期,孙姓建立东吴政权。虽然孙吴只存在五十余年,但是赐姓还是有存在的,比如:孙策就曾给俞韶赐姓为孙,改名为孙韶,列之属籍。

孙权雕像
三、避祸避难改姓
比干(子姓)在朝歌被纣王所害,他的子孙为避难就隐姓改名,其中有部分人因为王族子孙的身份,就改姓为孙,这就是子姓孙氏的起源。比干,由此成为这脉孙姓的得姓始祖。

比干庙
四、少数民族改姓
明朝时期,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。因为胡姓多为复姓,连带着公孙、叔孙、长孙、土孙、王孙、孟孙等汉族复姓也被禁止,这些人只好改姓单姓孙。清朝时期,满族孙佳氏也有改姓为孙氏的。
五、避讳皇帝姓名改姓:
在古代,避讳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!在西汉时期,因为要避讳宣帝刘询的“询”音,朝廷就下令将荀姓全部改为孙姓,甚至连战国时期的儒家“后圣”荀子都被改称为孙卿。
六、孙姓的名人:
1、孙叔敖:
孙叔敖是楚国令尹,据史书记载他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——芍陂。
2、兵圣孙武:
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,著有《孙子兵法》一书;
他被尊称“兵家至圣”,被誉为“百世兵家之师”、“东方兵学的鼻祖”。
3、孙膑:
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,著有《孙膑兵法》一书;
他曾被同窗庞涓所骗所妒所陷而失去双足,后来秘密逃到齐国;
辅助齐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,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,奠定了齐国的霸业。
4、药王孙思邈:
孙思邈是唐朝道士、医药学家;
他与政府合著《唐新本草》,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;
他自己著有《千金方》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;
5、国父孙中山:
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,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”;
他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,三民主义的倡导者,被尊称为“国父”。
我在書海泛舟,我盼舆君共行。
2022年9月19日
宝宝起名,添加 微信:boc855 备注:起名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ongyi06.com/257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