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段时间,“分居婚”一词上了热搜,引起网友们的热议。
分居婚,意指两个人结婚后,不在一起居住,或各住一个房间,或分别居住在不同的房子,或分居两地。对此观点,评论区中大家的褒贬不一。
不赞成的认为,既然结婚后又分居,为什么当初要结婚?结婚不是双方要共同承担生活中的风雨么,如果两个人分居,怎么能谈到共担?
赞成的人认为,实行分居婚,能有效避免生活中的摩擦,不用在婚姻中委屈求全。再说,实行分居婚后,可以避免长时间相处中,两个人对彼此太过熟悉,减少对另一半的厌倦感。
至于是好是坏,大家各执一词。但在我生活周围,确实有一个朋友在孩子上大学后,夫妻两人实行起了“分居婚”。在她看来,正因为这样的相处方式,让她与老公的关系恢复如初,人到中年,重新找回恋爱的感觉。下面我们且听听她的说法。

52岁的赵女士:
我与老公是在大学时相识的,两人一见钟情。那时的他,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,而且是篮球场上的健将,每次见到他,我总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,正是这股力量,吸引着我向他靠近。而他眼里的我,皮肤白皙,身上有南方女人特有的温婉之气,他认为我就是他理想中的妻子形象。
两个人彼此欣赏。大学毕业几年后,我们如愿结成了伴侣,开始了新生活。
如今结婚已二十余年,这么多年中,虽说我们平常在一起发生一些小矛盾,好在彼此能够包容,没有出现大问题。可随着结婚时间的拉长,我越来越有一种窒息感。
他不再是我眼里的偶像,平淡无趣,还有许多不雅的生活习惯。我在他眼里,似乎也成为家中的一个摆设,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、有感情有思想的大活人。

内心中的空洞越来越大。有一天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我独自在小区院子里散步,周围是修剪得很整齐的草坪,看上去绿茵茵的,焕发着勃勃的生机。在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,我看到一小块绿草已变得萎黄,大部分草叶垂下来,看上去无精打采。
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婚姻也像这小草坪一样,病了,因为得不到阳光的照耀。而婚姻中,我们几十年来走得太近,遮挡住了彼此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阳光。这种阳光,既是独处的空间,又是真实自我的显现,更是内在本能的需求。
在长期相处中,因养育孩子的共同责任,因需要家庭和谐的共同意愿,我们彼此都放弃了一部分自我,努力去迎合对方。日积月累,压抑的情绪久了,婚姻就出现了毛病。
这样的婚姻,让人感觉压抑、沉重,似乎还疲惫不堪。

之所以采取“分居婚”,来自网上看到的一则故事,一篇新闻报道说,2021年,日本女星新坦结衣与歌手星野源结婚后,两人选择了分居。他们住在同一栋大楼里,都有各自的家,偶尔,会去对方家里过夫妻生活,有空时,去对方家里“串门”。
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耳目一新,原来婚姻相处还有另外一种方式。想想结婚多年来,为了避免发生矛盾,我与老公在面临分歧时,更多的办法是采取容忍。虽然这是褒义词,但却是反人性的。时间长了后,在长期压抑之下生活,谁都不会感觉到幸福。
如今,孩子离开家上了大学,婚姻中,共同养育孩子的责任已经完成,家里还有一套正出租的小居室,完全有能力过“分居婚”的生活。
在人生已走过大半时,选择更自由的生活方式,也许对双方的关系更好。
我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公说了,他起初不同意,当听到我说,先试试,不行了再搬到一起时,他同意了。所以出租房到期后,我们就收回房子,经过简单修整,我搬进了小居室。

如今,“分居婚”的生活方式已有两年多时间了,我庆幸当时采取了 这种办法,挽救了我看似毫无出路的婚姻。如今,我们又重新找到当初在一起的感觉,尽管都已不再年轻,可并不影响爱情。在我看来,“分居婚”带给我们以下三点好处:
一是给了彼此的自由空间,让我们拥有了更为平静的内心
生活中,再和谐的夫妻在生活习惯方面,都有很多差异,我和老公也不例外。
比如,我们在作息时间上就不同。年轻时的我,喜欢黎明时就起床,起床后用重低音很好的音响放喜欢的音乐听,这是给我将要忙碌的一天积蓄能量。可老公习惯晚睡晚起,所以结婚后,为了怕早上吵到他,我不得不戒掉了早起听音乐的习惯。
还有,饮食习惯上也不同。我是南方人,从小习惯了吃米饭;老公是北方人,从小主食就是面条。小时候吃习惯了什么,就会影响到长大后的饮食偏好。所以结婚以后,我做饭时,总会穿插照顾两个人的感受,但总是感觉有些遗憾。
再有,我喜欢安静,喜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。可老公喜欢聚朋会友,经常约朋友来家里做客。结婚后,老公为了迁就我,与朋友的聚餐聊天就改为去酒店、咖啡屋了。但他常常说,朋友分两种,一般的朋友,是到外面相聚的,关系好的朋友才会来家里来。
还有很多生活上的小细节,都需要我们做出改变和妥协。可这种改变,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行为上的改变,影响不到内心。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从来没有变化过。
所以,当分开居住后,我们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,重新做回了自己,精神上感到一种无拘的自由,也拥有了更平静的内心,仿佛年轻时候的自己又回来了。

二是保持“一碗汤”的距离,让婚姻的新鲜感再一次重启
长期相处中,我们双方的缺点,在耳鬓厮磨中早已暴露无遗,我们在对方的眼里不再有吸引力。他眼里的我,不再是那个皮肤白皙光洁的温雅女士,而是一个脸上有许多雀斑,经常唠叨的中年妇女;而我眼里的他,也已面目全非。在柴米油盐中,我们消磨着对彼此的爱意。
分开居住后,我们保持着“一碗汤”的距离,走路不到十分钟。平常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,上班、应酬、去健身房锻炼,与闺蜜喝茶,只有在节假日时在一起度过。
他重新恢复了每天打篮球的习惯,不用考虑是否回家晚了。他开始把朋友们约到住的地方来相聚,在一起高谈阔论,而不用考虑是否干扰到我。
我也在房间里养育了许多花草,把房间装扮得像一个小型花园,一进房间,就能闻到浓浓的花香味。我在这样的环境下听音乐,看书,做冥想,有空时出外做做美容,仿佛一个自由的花仙子,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。
心情舒展了,放松了,就体现到精神面貌上。每次相聚时,我们都能看到对方最好的状态,我知道,当生活中不再压抑自己时,整个人就舒展了,也自信了。

三是虽然拉开了距离,却加深了双方的感情
打算分开住以前,有很多人劝说我们,说夫妻之间分开后,很容易因距离的拉远,导致感情上的疏远。也有闺蜜悄悄对我说,分开居住,你都不害怕他在外面找外遇,要知道中年男人的出轨概率挺高的,你这样做,等于给他创造了机会。
可我不这样认为,真正的爱恋在心里,而心是守不住的。互相捆绑在一起,就算守住了身体,也无法防止精神上的出轨。精神上的出轨与身体上的出轨,本质上是一样的。
分居两年多时间,不管忙闲,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在电话上互相问候。有时候,我会在兴致高时,做美食约他来吃饭,让他尝尝我的手艺。
我们像恋爱时一样,不定期地进行约会,给对方以惊喜。
去年十二月份,国内疫情放开后,老公不小心感染了新冠,我知道后,立即搬到老公所住的地方去照顾他。等他退烧后,能够自由活动了,我才回到自己住的地方,每天做好三顿饭送过去,直到他转阴为止。
分开居住的这些时间中,我们在彼此独立中互为关照,不但没有因距离的拉远,让关系得以疏远,反倒在独立生活中,成就了更好的自我,成为对方更理想的伴侣。

千帆说:
经济学家林采宜在《那些安静的日子》中,说过一段话:
“无论多么相爱的伴侣,当你们合二为一,把自己无条件地交给对方的时候,共同走向的绝不是爱的天堂,而是彼此囚禁的牢狱。
捆绑像硫酸,侵蚀掉彼此距离的同时,也侵蚀掉了关系的弹性和活力。人在没有隐私,没有秘密时,不会有尊严和魅力。”
试想,如果一对夫妻长期吃饭在一起,看电影在一起,散步在一起,见朋友在一起,在这种形影不离的日子中,两个人见证了彼此的性格、行为差异,乃至人性中不为人知的一面,这种绝对的暴露对婚姻所产生的破坏力,怕是无法用语言能够形容的。
而“分居婚”,让两个人的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,给了关系以呼吸的空间,让大家都能在宽松的环境中,获得一种作为独立人的自由。
至于“分居婚”是否合适暂且不论,但它保持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成长的空间,却是婚姻和谐必不可少的。
不知对于“分居婚”,你是怎样看待的?
宝宝起名,添加 微信:boc855 备注:起名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ongyi06.com/391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