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孙胜的性格特点(公孙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)

我们看《水浒传》时,可能会遇到不少疑点。譬如,公孙胜为何要上梁山,为何又第一个从梁山散伙走人?

梁山108将中有两个道士,其一是混世魔王樊瑞,其二便是入云龙公孙胜。吴用道号加亮先生,他只能算道学者,而非道士。

樊瑞幼年学作全真先生,成年后却占山为王,作为妖道,他入伙梁山无可非议。

公孙胜的性格特点(公孙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)

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,师从罗真人。这样一个堂堂正正的道士,又怎么会做了强盗,继而上梁山落草呢?

不妨先来看看公孙胜的出场。

公孙胜登场很早,干什么来呢?通风报信!向谁报信呢?托塔天王晁盖!报什么信呢?梁中书要孝敬岳父蔡太师生辰纲!怎么办呢?做强盗打劫啊!

作为在蓟州跟随真人学艺的道人,可谓两耳不闻“山外事”,一心只学“成仙道”,纵然常年云游在外,公孙胜又有何必要来蹚浑水,甚至“以身犯法”呢?

你看他当时怎么来的——

吴用刘唐和三阮正在晁盖庄上与晁盖密议,公孙胜急火火而至。人家还以为他来化斋,便大方布施,他却像受辱了似的,旋即打倒十来个庄客。原来,他不为酒食钱粮而来,正为那十万贯金珠宝贝,来向晁天王通风报信,并以此作为进见之礼拜识晁盖。

你看,公孙胜这热闹凑得突兀不突兀?

如果说刘唐这个江湖汉子得知生辰纲之事,来向晁盖通风报信尚可理解的话,那么一个道人,一个能呼风唤雨、驾雾腾云的道人,一个跟随名师隐迹深山潜心修行的道人,又有何必要卷入尘世行此蝇营狗苟之事呢?何况,何况人家晁盖已经得知了啊!

“七星聚义”,公孙胜入伙劫取生辰纲。事发后,他随晁盖逃上梁山,居然落草为寇了。

唉!先做强盗,后当贼寇,公孙一清图了个啥?

既然不为钱财,又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报信,劫取这“不义之财”?这不是自相矛盾嘛!即便是“不义之财”,难道真就如其言“取之何碍”?恐怕倒是要问一句“取之何益”吧!

难不成是为义气?但道教讲究清净无为,江湖义气并非教徒立身之本,公孙胜又何必以义气为重,又跟谁讲哪门子义气呢?

如此看来,公孙胜上梁山,实有凑数之嫌,凑够108将之嫌!

你看,他上梁山后的表现,并没有多么出彩——比起吴用,他的作为和影响力小多了。

更让人猜度不止的是,宋江一被救上梁山,他就回乡探亲了。这绝不是巧合。如果说他是早早看透了宋江,看透了梁山的未来,那么早知如此,又何必当初呢?当初为什么要随晁盖“胆大妄为”,以致被逼上梁山呢?

难道公孙胜单单仰慕晁盖?要知道,晁盖虽然不像宋江那样打着忠义的旗帜捞取官爵,但只要他呆在梁山上,不管时日长短,哪怕是一天,也是贼寇,是朝廷要剿灭的对象,难道公孙胜就宁愿跟随晁盖一直背负恶名而在梁山“苟且”下去?

不!也许正因为如此,公孙胜才逃离了梁山!

尽管他口头说是“暂别”“三五个月再回来相见”,结果却一去不复返。这,似乎就是对他最初入伙的自我否定了。

回到家乡九宫县后,公孙胜即隐姓埋名,作为罗真人上首徒弟在二仙山紫虚观继续修行。

若不是宋江让戴宗两次相请,他是永远也不返回啦。戴宗初次来,没寻着人。第二次,带李逵来,好不容易寻着了他。

公孙胜只得向二人解释说,一为侍奉老母,二为本师留在座前听教,唯恐梁山有人寻来,故意改名清道人,因而人们只知道有个清道人,而不知公孙胜是何人。

看看,如此逃避,说明什么?说明他已经醒悟了!甚至还后悔了,对于当初来晁家庄入伙,他是追悔莫及啊!这下,再也不上梁山了!

你不上山,那可不行!我如何向公明哥哥交差?想到做到的李逵先要杀其母,后又潜入观中杀其师。

去不去?看你去不去?

“弟子能去吗?”公孙胜只得乞请罗真人钧旨。罗真人说了:“你既脱火坑,学炼长生,何得再慕此境,去管非出家人闲管之事?”

听听,罗真人把梁山比作火坑啊!既是火炕,你还敢再往里面跳?

然而,李逵胡闹不休,倒是让罗真人真切感受到了梁山宋江的诚意。他惩治李逵一番后,勉强同意弟子返回梁山了。不过,临行时,又特意嘱弟子八个字:“逢幽而止,遇汴而还。”

重回梁山的公孙胜,挥动松纹古定剑,屡次作法助战。

先是斩杀高唐州知府高廉,后又收降芒砀山樊瑞一伙。樊瑞拜公孙胜为师,得传五雷天心正法。两位道士成了师徒,正应了邪不压正一说。

108将排座次,公孙胜主持罗天大醮。他得号天闲星,排位第4,与吴用同为梁山泊掌管机密军师。

凑够108将,公孙胜的使命似乎就此完成了。何以见得?你看后来,他就成了108将中最早离开的一个好汉。这又是为何呢?

二败高俅时,公孙胜作法祭风,协助刘唐和众水军头领,火烧官军战船。

后来随宋江征讨辽国,破除统军贺重宝的妖法,又助力大破辽军太乙混天象阵

途径蓟州,宋江随公孙胜去参拜罗真人,罗真人让公孙胜随宋江“去干大功”,并请求宋江在“奏凯还京”时放公孙胜归山。为何要要叫他那时返乡?罗真人早已料到南去征方腊,宋江一伙的下场要不妙了。

攻下幽州后,宋江班师回京。公孙胜想起师父“遇汴而还”偈语,终于辞别宋江,返回蓟州二仙山,“从师学道,侍养老母,以终天年。”

随着公孙胜走人,梁山的命运由盛转衰,阵亡、病故、出家、返乡、被害……一百零八将大聚义最终土崩瓦解。

尊奉师命,公孙胜得以全身而退。但是我们不仅要问,当初他来助晁盖劫取生辰纲乃至上梁山,又得其母其师许可了吗?

思来想去,公孙胜上梁山都是很难自圆其说的。也许只能以上应星宿,作为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一。

而吴用号称智多星,智谋堪比诸葛亮,只可惜无其呼风唤雨之能,因而又安排个公孙胜来与他相配,以收才能互补之效。想必这也是作者把这样一个道人强加入108将之列的另一个原因吧。

宝宝起名,添加 微信:boc855  备注:起名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0494068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ongyi06.com/27644.html